中新网台州12月9日电 题:侨胞海外“传武记”:一招一式促中华文化“出海”
数十位匈牙利青少年双掌合十、鞠躬致意、行抱拳礼,简单绕场热身后,大家进行分组对练,拳、掌、勾、爪、肘轮番上阵,灵活的步伐在场地中闪展腾挪……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十区的禅武文化中心,学员们训练的场景被记录下来,发布在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YouTube上。
“发起于1999年的匈牙利禅武联盟总会,是禅武国际联盟在欧洲的总部,我们有21家会员协会、66所学校及俱乐部,共计2万多名会员。”
匈牙利禅武联盟总会副会长、禅武文化中心总教练、侨胞张忠武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多年来,禅武文化在匈牙利乃至整个欧洲地区收获了许多“洋粉丝”,而他们也在不断创新传播方式,让更多外国友人喜欢上中国功夫和中华文化。
张忠武在雪地中锻炼。受访者供图
13岁那一年,老家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的张忠武开始习武,师从嵩山少林寺第32代弟子释行鸿。彼时,在少林演武场苦练基本功的张忠武没有想到,如今他会成为匈牙利当地人和华侨华人口中的“张师父”。
“2003年,师父在匈牙利倡议成立了禅武国际联盟。2006年,我跟随师父去意大利‘传武’,2012年以后一直在匈牙利任教。”张忠武观察到,大部分外国友人往往通过李小龙、李连杰、成龙等功夫明星的影视作品了解中国功夫,而从了解到实践再到热爱,自己为他们“定制”了更本土化的学习方式。
张忠武介绍说,截至目前,匈牙利禅武联盟总会共培养出200多位“洋教头”从事少林功夫、竞技武术等教学,每位教练不仅要通过内部的等级考核,还要担任助教进行实践,培养周期长达数年。“洋教头”教“洋弟子”,沟通更方便,“传帮带”作用也更显著。
习武可以只为强身健体,但张忠武认为,有机会让更多外国学生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风采,对中国功夫在海外传播帮助显著。
今年8月25日至8月27日,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举行,匈牙利国家武术队获得2枚金牌、2枚银牌和1枚铜牌。
张忠武介绍说,前往中国参赛的匈牙利国家武术队共有16名运动员、教练员,都曾经或现在是匈牙利禅武联盟总会的会员。
“夺得功夫扇女子组冠军的Simon Viktoria是一位对中国功夫情有独钟的姑娘,在技术动作中把阴柔和阳刚融合得淋漓尽致;在少林拳女子组中夺冠的Arutyunján Aurora是我们的优秀学员,这几年进步很快……”谈及自己的得意门生,张忠武如数家珍。
交流始于功夫,却不止于功夫。近年来,禅武国际联盟在匈牙利举办中国文化周、中国传统文化夏令营等活动,传播中国功夫的同时,也讲授禅学文化、和合文化、中医学、节令鼓、书法、茶道等内容,累计吸引3万余人参与。
如今,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前来学习中国功夫,在推行传统礼仪教育和严格习武准则之余,张忠武也愈加重视互联网思维,和年轻人打成一片。
“除了YouTube,我们禅武联盟自身以及学员们还会在Instagram、Facebook等社交平台发布中国功夫的练习、科普视频,让世界各地的网友们在家也能练上一招半式,还有人看到视频后找上门来系统学习。”张忠武说。
谈及未来,张忠武信心满满:“2024年,我们将举行第五届匈牙利禅武国际联盟功夫竞技武术大赛,预计有超1000名选手参赛。我希望能以功夫为桥梁,让匈牙利民众了解一个更加真实、立体的中国,为双方交流合作创造更多可能。”(完)
从年初铆足干劲实现“开门红”,到前三季度持续恢复向好、总体回升态势更趋明显,今年以来,一系列扩需求、促增长等政策持续发力,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回升向好,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。
体验温情与人间烟火气的淄博烧烤、挥洒青春奔赴山海的“特种兵旅行”、展现中式浪漫与诗意的《长安三万里》热映……今年中国大众消费市场现象级爆款频出。最新数据显示,1—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.9%,消费持续恢复提升,其中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4.8%。不难看出,消费加速回暖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“主引擎”。
这些亮眼成绩离不开政策的强大支持。从今年3月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部署的年度重点工作,到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,都表明消费对于稳增长的重要意义。对此,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扩内需、促消费政策举措,涵盖汽车、家居等领域。随着政策显效发力,当前我国消费场景不断拓展,消费升级趋势明显。1—10月,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%。未来,随着经济总体回升向好,消费者预期改善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将更为凸显。
近年来,我国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消费政策,包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消费模式创新和改善消费条件等,极大推动了消费增长。特别是随着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,相关政策针对内需不足等问题持续发力,消费又出现大幅反弹,成为拉动经济的最大动力。这些积极效应预计在2024年还会进一步延续。
从开进乡村百姓家,到海外车展“吸睛”无数,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成绩斐然。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1—10月份,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达99.5万辆,同比增长99.1%。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不难看出,中国的先进制造、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活力涌动,少不了相关政策的护航加持。
今年5月,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出台政策,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、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,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。此后,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、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、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“组合拳”持续显效发力。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,在政策加持下,涉及领域新、技术含量高、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,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升级,蓄积发展新动能。
相对于传统生产力,新质生产力的“新”体现在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、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。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,吸引外资最多的领域也是高技术产业。这背后是生产力不断“焕新”引领产业体系腾飞。
近几年,一些民营企业遇到了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和成长的困扰。今年以来,为给民营经济发展强信心、增动力,中共中央专门印发《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,提出31条具体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;随后,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》,围绕促进公平准入等五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,并将每个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,以责任制促落实、保成效;近期,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等痛点堵点,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又联合印发《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》,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。
不仅如此,今年各地也陆续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融资难题破解、拖欠账款清理、“真金白银”支持科技创新……事实证明,这些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获得感,帮助“自己人”增强了发展的信心。今年前10个月,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.2%,占进出口总额比重53.1%,比上年同期提高3.1个百分点;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投资增长9.1%……民营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。
民营经济在近几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,今年前10月民间投资增速能够实现较快正增长,得益于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所产生的积极的作用。下阶段要持续给予民营经济支持,这样有助于民营企业恢复信心、稳定预期,不断发展壮大。
“受益于中国开放的政策,我们WV1镜面清洗机2022年在抖音的销量只有2万台,今年已卖出超过10万台,成为该渠道生活电器销量冠军”。在德国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看来,随着中国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政实施落地,不仅让更多外资切身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活力,也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今年以来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,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以及不断扩大对外开放、改善营商环境的坚定态度,为外资在华深耕提供了更多可能。除了进一步便利国内外人员往来外,今年中国又提出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、扩大电信、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等新举措。最新报告显示,八成以上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“满意以上”,七成在华产业链布局趋向“保持稳定”。这充分表明,中国对多数外国企业来说仍然是“不二选择”。
今年我国对于外资、外贸投入的政策力度是前所未有的,不仅创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,也顶住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,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巩固。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,在制定实施细则、推进相关政策法律落地等方面应继续下功夫。
记者丨吴倩 樊景阳 葛石陌
(央视新闻客户端)